乌江:绿了・清了・通了・富了

▲运载磷矿石的货船沿乌江航道顺流航行,从石阡县河闪渡码头旁驶过(2021年11月18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陶亮摄

新华社贵阳电(记者李黔渝、郑明鸿)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,地处乌江上游,海拔2300多米,群山环绕,万亩林海苍翠连绵。

4月底,毕节市林业局为海雀村颁发了林业碳票。“有了这张林业碳票,我们村万亩林海所净化的空气未来将变成流通资产,老百姓又多了一条增收途径。”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说。

30多年前,因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劣,当地陷入“越垦越荒、越荒越垦”的困境,森林覆盖率不到5%。从1987年开始,海雀村大规模植树造林,昔日“和尚坡”如今已成万亩林海,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7%。

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,是森林固碳增量作为资产交易的“身份证”,可作为贷款质押物,参与碳票存储、交易、融资等。

海雀村的这张林业碳票涉及林地面积7346.5亩,从2016年至2020年核算监测的碳减排量为34627.7吨。按近几年碳汇交易较低的平均单价30元/吨来计算,这张碳票预计可实现碳交易价值约104万元。

海雀村的生态治理是乌江流域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。

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,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。乌江流域承载了贵州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。前些年,由于生态脆弱、环保问题突出,乌江曾一度拉响生态警报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贵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,推进乌江流域生态修复,乌江迎来涅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作者:有问题工单联系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-Ouch! Wow!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au28.cn/post/5762.html发布于:2022-05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