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华尔街见闻

  一个看似强劲的财报季,却未能给美国消费股带来应有的提振,反而引发了一轮反常的抛售。

  美国消费股正遭遇一个反常的财报季,无论业绩好坏,股价普遍在财报公布后承压下挫。这种“利好出尽即是利空”的模式,反映出市场对消费者实力可持续性的深层疑虑,即便整体盈利数据表面光鲜。

  8月1日,据高盛消费品专家Scott Feiler在一份给客户的报告中观察,一个共同的主题正在消费领域浮现——“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,几乎所有股票在财报日的开盘后都迅速走弱,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常会继续下跌。”

  这一现象与财报季的整体强劲表现形成鲜明对比。据统计,在已公布业绩的317家标普500指数公司中,83%的公司利润超出预期。

  Feiler在报告中指出,这种价格走势令多数投资者感到意外。因为许多公司都提到了7月份趋势的改善,同时投资者在非必需消费品和必需消费品领域的仓位相对较轻。此外,市场此前因税收法案的影响,对2026年上半年的消费前景抱有一定乐观情绪。如今的股价表现,无疑给这种乐观预期泼了一盆冷水。

  这种普遍的股价回落现象,暗示着一种战术性的“卖出新闻”(sell-the-news)市场环境,并引发了对消费板块未来走势的担忧。投资者似乎在利用任何反弹机会获利了结,而不是建立新的多头头寸。

  业绩超预期也难逃抛售

  此次消费股的疲软并非因为业绩不佳,恰恰相反,许多交出强劲答卷的公司同样遭遇了抛售。这种“利好出尽”的交易模式,在多家行业巨头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根据高盛的观察,宝洁(PG)在公布了超预期的每股收益和销售额后,股价最初上涨2%,但收盘时却下跌了0.3%,并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继续走低。同样,百事公司(PEP)作为最早公布业绩的公司之一,其超预期的业绩曾推动股价大涨7%,但在随后的9个交易日中,有7天都在下跌,几乎回吐了全部涨幅。好时(HSY)公布了“许久未见的最佳业绩之一”,股价一度上涨7%,但收盘时涨幅收窄至仅1%,次日转为下跌。

  “坏消息”更是雪上加霜

  如果说好消息无法提振股价,那么坏消息则遭到了市场的严厉惩罚。对于那些业绩不及预期的公司,其股价在财报日及之后都承受了巨大压力,显示出市场对负面信号的容忍度极低。

  高盛的报告列举了多个案例。例如,菲利普莫里斯国际(PM)在财报公布当天股价下跌8%,并在接下来的五个交易日持续走低。Chipotle Mexican Grill(CMG)的股价则在财报日下跌13%,随后五个交易日中有四天继续下跌。这表明,在当前谨慎的市场情绪下,任何令人失望的迹象都会被迅速放大。

  少数例外难改整体悲观情绪

  当然,并非所有消费股都陷入了下跌的泥潭。报告指出,仍有少数公司成功抵御了这股抛售潮,主要集中在特定领域。

  例如,受益于澳门业务复苏的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(LVS)、业绩强劲的Wingstop(WING)以及部分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公司如Builders FirstSource(BLDR),在财报公布后股价表现坚挺。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(HLT)的股价也在财报发布后企稳回升。

  然而,这些零星的亮点并未能改变消费板块的整体疲软态势。Feiler的分析总结道,这种普遍的价格回落现象表明,市场对消费实力的可持续性存在怀疑,投资者倾向于在任何反弹中获利了结。这背后,或许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提前定价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作者:有问题工单联系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-Ouch! Wow!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au28.cn/post/31087.html发布于:2025-08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