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:2025智荟中欧·北京论坛|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

中石油陆如泉:央国企“出海”有六大核心经验

  7月10日,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北京举办第五届“智荟中欧·北京论坛”,其中,圆桌论坛以“当下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战略思考与实践”为主题,围绕如何开展本地化策略、进行供应链智能化建设、制定出海战略等展开探讨,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、中欧校友陆如泉分享了央国企出海所积累的经验与思考。

  陆如泉提出了一个国际化三阶段论——在全球80余国开展业务、海外资产达1.08万亿元人民币的中石油,已完成物理上的“走出去”和本地化运营为核心的“走进去”,如今正迈向“走上去”,即建立“超级全球化与超级本地化”的运营体系,既要实现全球的标准化管理,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,这是成为真正跨国企业的关键考验。

  陆如泉还总结了央国企出海的六大核心经验,包括构建全球资源配置战略的“全球化运筹”,发挥比较优势进行“差异化定位”,遵循行业最佳实践和合规进行“专业化管理”,整合全产业链进行“一体化协同”,推动理念、采购、人员实现深度“本地化立足”,以及适应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推进“低碳化转型”。

  他强调,其中的“本地化”至少包括三个方面:第一,理念的本地化,这意味着在海外的运营必须要合规、尊重当地文化。第二,采购的本地化,“如今几乎所有的合同里,资源国都明确了多少年后(项目采购的)本地化比率要达到60%、70%甚至80%,也就是说供应商、承包商、服务商基本上都要来自于当地”。第三是人员的本地化,“特别是高管要本地化,这个很重要”。

  “(在海外)最好不要单干。”陆如泉说,尤其对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而言,建议不要百分之百由中方控股,最好是找到合适的国际化或本地化合作伙伴,共享收益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能够共担风险、抱团取暖。

  新浪声明: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,未经演讲者审阅,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作者:有问题工单联系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-Ouch! Wow!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au28.cn/post/30195.html发布于:2025-07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