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半年之内,4397家上市公司接待了1.29万次调研,参与机构数量累计高达13.99万家。在A股市场延续轮动行情的背景下,机构投资者正通过高频调研积极捕捉市场机遇。
从行业分布看,机械设备、电子、医药生物三大板块成为调研核心阵地。其中,汇川技术(300124.SZ)以1170家机构调研量成为“调研王”,迈瑞医疗(300760.SZ)等龙头及创新企业备受关注。值得注意的是,截至7月2日,机构近一个月调研热度不减,日均调研次数超过72场,科技、创新药等板块延续高关注度。
展望后市,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向第一财经表示,在市场短期放量突破后,预计或维持高位震荡格局,以中报预期形成新的情绪风向标。在他看来,市场情绪较此前有所回暖,对国防军工等科技成长仍可重点关注。同时,关注对新消费的行业轮动机会,兼配黄金以应对全球经济货币政策敏感期的防御价值。
机械、电子、医药成“心头好”
今年以来,A股市场延续轮动行情,市场热点切换频繁,追踪投资机会的难度显著提升,机构投资者仍保持密集调研节奏以把握机会。Wind数据显示,上半年共有4397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,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4家。
然而,从调研的次数与参与机构规模来看,呈现出收缩态势。上半年,13.99万家机构累计进行了1.29万次调研活动,较去年同期的16.66万家的1.38万次调研量有所减少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主要归因于受到费率改革、降本增效的影响,机构对调研资源配置和方式进行了调整。
那么,在这上万余次调研中,机构投资者们都在关注什么方向?
整体而言,机构调研覆盖范围广泛,涉及所有申万一级行业。机械设备、电子、医药生物等三大板块成为机构上半年调研的主要集中方向,相关调研个股数量均在400家以上,行业被调研总次数都超过1200次。
机械设备行业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技术创新,成为机构关注度最高的领域,上半年共有509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,合计次数达1760次,累计参与机构数量近1.82万家。电子、医药生物等成长性行业分别以1465次、1214次调研次数紧随其后,两大行业均有410余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“青睐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电子行业是券商、基金公司、保险机构、外资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度最高的行业。在调研机构数量排名前30位的公司中,该行业占比最高,超过四分之一,水晶光电(002273.SZ)、立讯精密(002475.SZ)、澜起科技(688008.SH)均有超过540家机构“登门”。
此外,基础化工、计算机、汽车、电力设备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备受关注,上半年的调研数量也超过850次,参与机构在6860家至1.16万家不等。可以看到,机构对科技制造与创新领域的关注度仍然高涨。
从公司层面观察,共有18家上市公司吸引超400家机构扎堆调研。其中,机械设备领域的汇川技术是上半年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公司,获得1170家机构集中调研。同时,这也是基金公司、险资以及外资的“心头爱”,参与机构为单家公司最高。其中,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高达485家。
与此同时,随着人工智能与医疗产业加速融合,医疗器械企业正成为机构投资者重点调研的方向。以迈瑞医疗为例,作为行业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,该公司上半年仅接待了4次调研,就吸引了643家机构参与,调研焦点聚集在海外布局和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。
行情行至年中,各路机构的调研热度不减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7月2日,机构投资者最近一个月对103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1603次调研。若以22个交易日来进行粗略估算,平均每天有超过72场调研。
近期关注点与上半年趋势一致,科技、创新药等板块延续高关注度,机械设备板块的怡合达(301029.SZ)、电子行业的乐鑫科技(688018.SH)、医药生物行业的迈威生物-U(688062.SH)、汽车的涛涛车业(301345.SZ),是近期机构关注度最高的上市公司,均吸引了超过200家机构前来调研,且均涵盖券商、公私募及险资等多类主体。
接下来如何发展
今年以来,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格局,阶段性热点频出带动部分个股股价表现亮眼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7月2日,在上半年获得机构调研的4397家公司中,超过七成个股实现了上涨,117只股价出现翻倍以及以上表现。
其中,医药生物板块的舒泰神(300204.SZ)、基础化工行业的联合化学(301209.SZ)成为“涨幅王”,年内股价分别飙升451.01%、450.53%。前者得益于创新药概念的持续走强,股价屡创新高;后者则在短短两个月内,股价从20元跃升至百元区间,其股价曾连续2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02.59%,吸引市场高度关注。
“当前处于上市公司中报业绩真空期,正是机构密集调研、调仓换股的关键时段。”在沪上一位投研人士看来,机构对于具备长期产业浪潮和趋势的行业更为关注,但调研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转化为实际持仓。
该人士进一步表示,通过实地调研、线上会议等途径,机构投资者们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一手信息,也可以通过整合众多信息进行交叉验证,从而对上市公司作出更为全面、客观地判断。
“在一些具备长期产业趋势的行业中,通过密集地调研,可能会发现企业盈利好转、行业拐点等关键决策信息,从而及时把握投资机会。”一位权益基金经理透露,其投研团队除了跟踪个股以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跟踪行业的景气度并进行比较,判断边际变化和当前股价位置的匹配度,再根据市场预期等各方面均衡,做出投资决策。
随着行情进入下半年,接下来会如何演变?平安基金认为,货币宽松基调延续,分母端获持续呵护,分子端静待政策提振需求,资产定价基本盘预计依旧稳固,A股预计延续震荡格局,但震荡中枢有望在政策呵护中逐级上移。
平安基金分析称,分子端的盈利期待沿两条叙事展开:一是政策稳增长相继发力,经济复苏带动顺周期资产盈利改善,进而带动盈利周期企稳上行;二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技术赋能,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新一轮革命,进而拉动盈利周期上行。
对于涨势显著的医药生物板块,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单林告诉第一财经,创新药上半年的行情是板块在超跌多年的背景下,估值和基本面双重修复的过程,目前仍未完全修复,更重要的是重磅创新药的全球价值仍有待市场进一步挖掘与定价。
“下半年,在全行业资产比较下来,创新药仍是确定性比较强、置信度比较高、空间比较大的资产。”在单林看来,国内创新药企业依然会依托优秀的临床数据,持续的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,有望带来更好的表现。
同时,他也提醒道,在创新药情绪的扩散中,也要求投资人去甄别相应资产的属性,找到“真创新”,识别“伪科学”,中期的新药牛市一定是要考虑企业的兑现能力。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作者:有问题工单联系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-Ouch! Wow!。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au28.cn/post/29700.html发布于:2025-07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