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联社4月29日讯(编辑 笠晨)“一口牙县城一套房”、“一口牙一辆宝马车”……这些生活中经常听到的玩笑话,透露出“种牙贵”让人望而却步的无奈现实。近日,北京、河北、浙江、四川等多地医保部门发布公告,于4月20日落实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、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、牙冠竞价挂网“三位一体”的综合治理措施,单颗种植牙的价格降低一半左右。网友直呼:再也不用担心“口腔刺客”了!

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,也看到不少患者延迟了种牙计划,就在等集采政策落地。”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常委满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“集采后的种植牙将为更多患者减轻医疗负担,不再让患者‘望牙兴叹’”。根据国家医保局披露,本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.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,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,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(400万颗)的72%,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。随着医疗服务价格相关规定出台,三级公立医院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为单颗4500元。

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65岁-74岁老人当中有86%存在牙缺失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发现,多家北京民营连锁口腔机构在4月1日即开始了“集采价”的种植牙促销,价格已低至3000多元/颗,并表示“降价不降质”。此外,规范整合后的山东省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4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。当天,“随着牙冠、种植体等集采价格落地执行,种植牙相关的咨询量、问诊量、手术量都大幅增长,其中手术数量比之前增加80%-90%。”济南市口腔医院副院长、副主任医师解建立说。

集采的靴子落地,种植牙行业是否会再度站上风口?“预计未来国内的种植牙数量,有望从目前每年400万颗,增长到每年1000万颗以上。”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他认为这个目标或许一年后就能实现。而对于起步较晚的国产种植牙耗材厂商而言,集采是压力也是机会。一位国产种植牙企业代表透露,尽管国产品牌产品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,但销售份额占有率尚不足10%,本次集采后很难快速放量或实现“国产替代”。但对于临床应用时间短、案例少的国产种植牙来说,整个种植牙市场规模的扩大,将有助于企业积累更多的临床应用数据和案例,对未来长期的应用和研发会有一定帮助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作者:有问题工单联系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-Ouch! Wow!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au28.cn/post/12567.html发布于:2023-04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