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京市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全景。 赵 通摄

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密闭式清洁站。 马也萱摄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”。
城市要宜居,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至关重要。
先看一组数据:北京,日产生活垃圾2.06万吨,如果用2.5吨的卡车装载,能绕北京二环路一圈多;上海,月产生活垃圾约79万吨,可堆出两座420米高的金茂大厦……
如此巨量的垃圾如何无害化处理?曾经困扰各大城市的垃圾问题有什么新的解决方案?记者跟随清运车采访一天,记录生活垃圾处理的全流程。
早晨9点――
垃圾清运车将生活垃圾送往中转站,进行压缩处理
处理城市垃圾,清运是第一步。
早晨9点,驾驶员孙继生驾驶着通体灰色的垃圾清运车,准时到达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玉桥北里小区清洁站。
清洁站,垃圾清运的一级网点。每天,小区的保洁人员会定时定点将20多个桶站的其他垃圾收运至清洁站内,进行称重、压缩,等待统一清运。
跳下清运车,环绕四周,记者发现,最近的居民楼离清洁站不过5米,“附近居民会不会有意见?”
玉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清洁站的选址在小区设计之初就规划好了。原先清洁站是地坑式的,密闭性较差,异味、噪音、卫生问题突出,附近住户意见较大。“2017年,街道出资购买了垃圾压缩存储机,将清洁站升级为密闭压缩式清洁站,同时加强卫生及作业管理,异味少了,投诉也少了。”
北京市城管委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,既清除垃圾,又化解民忧。
倒车入库,孙继生将车尾与垃圾压缩存储机精准对接。摁下开关,存储机自动吐出垃圾,清运车自带的齿轮则将接收的垃圾全部“卷入”车厢,全程无泄漏、无渗液。短短5分钟,存储机已被清空。
启动车辆,孙继生带着记者赶往下一个小区,“我每天5点10分出车,沿途要经过五六个小区收运垃圾。”
一路同行,孙继生向记者夸赞起如今的垃圾清运车,不仅升级为新能源汽车,而且车厢是密封式的,与车头分离,驾驶室内闻不到任何异味。“清运车还配有称重装置和摄像头,能全程记录垃圾收集、运输情况。”孙继生笑呵呵地说,自己几点几分将车开到哪里,收了多少垃圾,全都能实时记录、实时上传,大屏上看得清清楚楚。
据介绍,2020年5月1日起,北京市为全市4274辆垃圾清运车重新喷涂“换新装”,厨余垃圾为绿色、其他垃圾为灰色、可回收物为蓝色。同时,小区内的垃圾桶都配有芯片,方便身份识别和数据收集。
上午10点17分,孙继生顺利到达通州区生活垃圾转运站。门口,等待进站的运输车已排起百米长队。
“生活垃圾将在这里被进一步压缩,再换乘载重17吨的大货车,前往最终的处理厂(场)。”北京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说,虽说只是个中转站,可由于靠近居民区,环保要求可不低。
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,记者发现转运站的垃圾处理车间不仅安装了双层门帘,还配备3个除臭塔及新风系统,确保臭味不外溢。此外,转运站还建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,确保垃圾渗滤液得到无害化处理。
指着离开转运站的9米长大货车,孙继生告诉记者:“其他垃圾将被送到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理,厨余垃圾将被运往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厂,一个用来发电,一个用来制沼气。”
数据显示,目前北京市每天进入末端处理的其他垃圾量为1.53万吨,厨余垃圾量为4248吨。像这样的生活垃圾中转站有9座,转运能力达1.12万吨/日,确保每日的生活垃圾能被及时清运,不发生满冒堆积现象。
《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》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全国城市共拥有环卫专用车辆设备约32.75万辆,全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2.49亿吨。
中午1点30分――
大转运车到达再生能源发电厂,焚烧发电的烟气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标准
如果将清洁站比作垃圾处理的起点,那么处理厂(场)则是终端,决定了垃圾的最终去处。
中午1点30分,跟着17米长的大转运车,记者到达北京市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。这个发电厂负责通州区所有其他垃圾的焚烧处理。
远观发电厂,整个厂区采用红、黄、蓝三原色,如同一个巨型魔方。走进厂区,无烟无尘,绿树成荫,鱼嬉浅塘,室内作业平台的地面亮得发光。“基于对排放水平的绝对信任,我们专门在烟筒边上设立了观光平台和咖啡厅。”发电厂总经理郝敬立说。
不仅如此,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后,厂区还实现污水零排放。污水经过净化,既可以作为厂区景观绿化用水,也能作为工业用水回用。郝敬立介绍,近年来发电厂主动打开大门,邀请市民前来参观,不少市民参观后连连赞叹,对垃圾发电厂的抵触也逐步消除。
将时针拨回10年前,彼时各大城市备受“垃圾围城”困扰,尝试推广垃圾焚烧模式却处处受阻。老百姓担心焚烧过程会产生二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作者:有问题工单联系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-Ouch! Wow!。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au28.cn/post/11077.html发布于:2022-11-24